首页 > 户外 > 经验 > 户外天幕怎么搭,求助关于户外帐篷的选择

户外天幕怎么搭,求助关于户外帐篷的选择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12 10:59:37 编辑:户外旅行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求助关于户外帐篷的选择

同意楼上 四角的搭建简单 个人喜欢空间大的
四角的的比六角的搭建要方便点~六角的没用过自己用得4角的觉得空间还不错~

求助关于户外帐篷的选择

2,沙滩搭帐篷防雨求助

我见了个户外帐篷的站,里面防暴雨的帐篷很多,可以来看看 www.yzgyz88.com
如果坚持去搭好帐篷沿着帐篷一圈你弄个排水沟
暴雨不适合宿营

沙滩搭帐篷防雨求助

3,辛野户外自动帐篷如何搭建

国内的话建议选择极速鸟帐篷,性价比很高,极速鸟主打的就是防水,防水效果一流
露营系列很全,觉得乐飞叶的帐篷美观我个人比较推崇国外的,是铁杆叶粉了,耐用,像salomon,不过我一直用的都是法国的乐飞叶

辛野户外自动帐篷如何搭建

4,一般在野外搭天幕应该用什么绳结的打法

直接死结!这个够安全!我也搞了个!就是这样
图文说明 户外绳结打法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67a6d40100e0ao.html 户外绳结打法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67a6d40100e0ap.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5,如何把帐篷的性能全效发挥

把帐篷支起来,很简单,第一次支,有些新怯,多支几次就很容易了,反正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在一般的无风无雨的露营区别不大,但是实把帐篷支好,在严酷环境下帐篷的搭建要求就提高了。 把帐篷支起来,很简单,第一次支,有些新怯,多支几次就很容易了,反正差不多就行了,如果在一般的无风无雨的露营区别不大,但是实把帐篷支好,在严酷环境下帐篷的搭建要求就提高了。以EH225为例子1  撑满,支稳。 选择良好的地方后,撑外帐,挂内帐,打地钉,ok,简单吧! 细节上要注意了,尽量撑满---内帐挂好,外帐的门帘拉锁拉到位,然后把帐篷尽量拉大,尽量四个角向外拉,然后打地钉---地钉一定要很紧,牢固,稳定,EH225的10根地钉都要很紧的钉在地下,之后,拉开门帘,这是感到,门帘拉锁很紧固,绷得很平,从帐篷的四边任何一个角度看都绷得很紧,我看这样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在风大的地方防风绳,也要很牢固的捆在树上或者打地钉在地上。 为什么要这么紧,这么用力呢?进去看看就知道了,进到内帐,四处看看,应该内帐和外帐是有大概5~10cm距离的,而且不容易接触到,内帐四处都很平展,没有蜷缩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的舒适性,如果下雨,或者结露---其实下雨的时候由于温差的原因,外帐内部也会结露,凝结的少量水汽会顺着外帐流下去,设想如果外帐不紧绷,不牢固,甚至在风中飘动,那这样外帐内侧的凝结水就会沾到内帐上了---太多的朋友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看内帐湿了,就说帐篷不行,呵呵2 地钉 EH225是好帐篷,但是原配的14个铁地钉实在是太烂了,用过几次的人,都有这样弄弯了的地钉吧!?还要怎么也压不进去,用砖头石块砸,结果下面土里面有小石块,最好地钉却弯了,好不容易砸进去,才发现,根本咬不住地面,晃来晃去的。 所以我强烈推荐铝合金地钉,最好的我见过的就说G-shock的moss第地钉了,7075铝材的,三棱型,在冬天的清凉峰冻土上,用皮靴踹进去,第i二天用buck的钳子才能拔出来,牢固啊!但是太贵!10多元一根啊!后来我和兔子有几个朋友集体凑大数量在走天涯买了V字型地钉(三夫也是走天涯供的货,三夫网站买6元/根),这个地钉便宜,应该是6系列铝材的,但是也相当不错啊!!!在牿牛降山脊上用大石头砸进去,真爽啊!帐篷扣在上面稳稳当当。 其实老驴都知道,好地钉确实是帐篷的大补丸啊!3 地垫 同样,新驴买帐篷一般不会买这个东西,但是常出去的人,一般都一帐篷地垫,强烈建议不管是PE的底子,还是PU尼龙布样子的底子,都最好陪个帐篷地垫,可以说和铝合金地钉一样是帐篷的两个最佳伴侣了,不仅相当大程度上保护了帐篷的底子,一般的帐篷地垫都是防水的(橡胶的沉,或者防雨PU涂层尼龙布的轻),而且还干净多了,省得帐篷底子弄脏,这样只是脏帐篷地垫,之后,清洗帐篷地垫的底面就ok了 再有,在地表不平展的地方,多个地垫还大大增强了睡帐篷的舒适性,毕竟多垫了一层啊!4 铝合金杆 这个不用多介绍了吧?!比玻纤杆不知道好到那里去了,强度,重量,韧性,决定了高级帐篷无一例外的选择了铝合金杆,就不7系列铝材的谈ESTEN的杆了,就说最简单普通杂色,或者拼色的铝合金杆都是超级好东西啊!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6,怎样使用需要技巧的轻量化装备

怎样使用需要技巧的轻量化装备有很多轻量化装备,如果没有相关专门的知识并且不懂如何通过正确使用的来弥补他们的缺点,有可能会让你不舒服甚至不安全。他们不是傻瓜化的装备,使用他们也需要一定的熟练程度,但是他们在轻量化背包客中却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重量还有表现出的出色的性能。本文讨论以下几种轻量化装备的优点、缺点以及相应的补偿措施:羽绒睡袋和羽绒保暖外套,单层帐篷,天幕,无背架背包,酒精炉,非全长防潮垫,地图和指南针,迷你急救包。羽绒睡袋以及保暖外套优点:羽绒是保暖效率最高的材料,在相同重量下其他天然或者人造材料都无法提供跟他相同的保暖性。在部分受潮的情况下,羽绒甚至还能提供比有些人造材料更高的蓬松性能,同时也是保暖性能。缺点:当羽绒受潮后,他的蓬松度将会下降,因此保暖性也就下降。人造材料受潮也会出现同样情况,但是却没有羽绒那么明显,这个也是为什么在潮湿环境下人造材料作为羽绒的替代品的原因。补偿措施:不要让你的羽绒制品受潮。羽绒可能通过外部水份受潮,比如雨、雪、不小心泼的水等,也可能因为排汗而受潮。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羽绒失去他们的保暖性。我们可以通过把羽绒睡袋放在防水袋中,铺一块防水的地席,使用bivy或者封闭的帐篷来防止雨或者雪飘到睡袋上。在羽绒衣物外穿防水透气的衣物,不用的时候用防水袋来收藏他们。在寒冷和潮湿的气候中,对羽绒保暖性威胁最大的就是你的排汗。空气吸收水份的能力降低后,你排汗而产生的水份不可避免的就会在你的羽绒内部产生聚集。在使用了几天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蓬松度降低了。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受潮的羽绒制品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拿出来晾晒。使用轻薄面料的睡袋或者衣物会干的很快。你也许几天就要这么做一次,特别是在夜间温度接近你睡袋极限温标的时候。在寒冷的气候里,为了保持羽绒的蓬松,你可能要多做一些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一个不透气的内胆来防止你的排汗让睡袋受潮,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你会感觉很不舒服,觉得湿冷。因此,这种办法也就只能用在极端寒冷的情况下了。使用不透气内胆显然不是个好办法,所以有人把人造材料的被子盖在羽绒睡袋外边来使用。这样做能够让湿气穿过羽绒而到达外边的人造保暖材料上,相对来说,人造材料受湿气的影响要比羽绒小的多。单层帐篷优点:单层帐篷能够提供跟双层帐篷一样的防水性能,但是他们要轻的多。缺点:通风性能通常不够好,在潮湿环境下可能会比较闷。补偿办法:首先,你要考虑是否单层帐篷对你所要碰到的情况适合。就算适合,也要挑选一款通风性能好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通风很好的单层帐篷不适合恶劣的气候。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增加通风性:充分利用潜在可利用来的通风的地方;把帐篷搭建在有气流通过的地方。天幕优点:轻盈的重量但是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良好的防雨性能。缺点:天幕不能阻挡昆虫、小动物,不防风和地表水,对于溅起的雨滴和飘入雨滴也没有良好的防护。补偿办法:可以使用地布来对付地面的水,使用防虫网纱,或者带个防虫头套来对付昆虫。使用bivy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付风和飘溅的雨水,可以考虑把天幕搭建在灌木丛周围或者一个有一定保护性的地方。使用bivy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无背架背包优点:无背架背包比内(外)架包更轻,对于轻量的负重有着良好的表现。缺点:当背负过重时,会让你背着很不舒服。补偿办法:不要让你的背包过重。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利用你的防潮垫来做个“虚拟”背架,用此来更均匀的分散压力。酒精炉优点:相对气炉和油炉来说,酒精炉要轻也要便宜得多。只要简单的学习一下和一下基本的工具就可以自己制作。因为简单的构造,他们也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并且燃料易得而且便宜。缺点:比起油料和可燃气,酒精的热量要低,并且酒精燃烧更容易受到风的影响,用于烹饪时间也更长。补偿办法:用双层的铝箔做个挡风板可以增加酒精炉的效率。非全长发泡防潮垫优点:发泡垫要比自充垫轻,而且有些发泡垫舒适度比起自充垫也并不差多少。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提醒来随意修改,以便减轻重量。还可以把他们用来当作无背负包的背架。缺点:总的来说,发泡垫舒适度不如自充垫。非全长的发泡垫也无法保护使用者的全身避免通过热传导而产生的热损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把他们用作无背架包的背架。补偿办法:睡在较软的地面上可以增强舒适感,比如一堆松针上。把你的背包作为防潮垫的一部分,垫在腿下面来减少通过传导而导致的热损失。还有尽量不要在硬地和潮湿的地方扎营。把垫子作为无背架包的最好办法是把他们松散的卷起来,然后塞到你的背包里,尽量让他们放包里松开。如果他们和背包之间有空隙,并且尽量让空隙远离背部。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7,云冈石窟有什么特点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帝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阁,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帝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中央,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射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20窟,是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这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摹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未来、现在),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气势磅礴;东壁上层的众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娴熟。第19窟本尊为释迦坐像,高16.8米,为云冈第二大造像。第20窟为露天造像,正中为释迦坐像,高13.75米,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 云冈五华洞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第 9、10窟为一组前后室结构的双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辽代曾在此兴建崇福寺。两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凿成八角列柱,东西壁上部雕出三间访木构建筑的佛龛,余壁满雕佛像、飞天。后室窟门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释迦佛。第10窟主像是弥勒。后室门拱内外两面有精雕图案花纹,结构严谨,富于变化。第11——13窟是一组,具有前后窟的第12窟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开龛造像,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均为释迦立像。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开凿史的重要资料。窟东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铭龛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东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间仿木构建筑屋形佛龛,前列两柱,洞开三门,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横笛、束腰鼓等乐器,是研究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第13窟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东壁佛龛形制各异。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东部窟群,指云冈石窟东端1——4,均为塔洞。第1、2窟为同期开的一组,凿于孝文帝迁洛前,窟内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开龛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弥勒,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释迦像。浮雕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第二窟是释迦像,塔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像,上层雕三世佛。两窟南壁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第三窟为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壁面满雕千佛。后室南面两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农纹流畅的一佛三菩萨。坐像高约10米,二菩萨立像高6.2米。从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第四窟风化水蚀严重,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间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文章TAG:户外天幕怎么搭户外天幕怎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