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 > 知识 > 制冷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制冷历史回顾

制冷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制冷历史回顾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6 22:24:57 编辑:维修百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制冷历史回顾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3000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冰窑,当时称"凌阴",冬藏夏用,管理者称"凌人". 秦汉,更进一步.载:"大秦国有王宫殿,水晶为柱拱,称水晶宫.内实以冰,遇夏开放."为我国空气调节之始. 魏晋时代,曹植道:"和素冰于幽馆,气水结而为露." 周朝有一种铜鉴,用作冰缸,冰镇多种饮料.战国时代,:"挫糟冰饮,酌清凉兮!"意为冰镇的糯米酒,喝起来清香凉爽啊~ 唐朝,长安出现了冷饮, 我国沿海渔民,冰藏鱼类,为"冰鲜船".直到13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来中国,才把我国制冷之法带回意大利,逐渐传遍欧洲. 制冷技术在19世纪中叶发展起来,1873年波义耳发明氨压缩机,此后才陆续出现冰箱等制冷设备.1930年,各种氟利昂制冷剂出现,加快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制冷历史回顾

2,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834年,美国工程师雅各布??帕金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装置,这是现代压缩式制冷系统的雏形。同年,帕金斯获得英国颁布的第一个冷冻器专利。 1913年,美国芝加哥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家用电冰箱。这种名叫“杜美尔”牌的电冰箱外壳是木制的,里面安装了压缩制冷系统,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1918年,美国KE-LVZNATOR公司的科伯兰特工程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制冷式的家用自动电冰箱。这种电冰箱粗陋笨重,外壳是木制的,绝缘材料用的是海藻和木屑的混合物,压缩机采用水冷,噪声很大。但是,它的诞生宣告了家用电冰箱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是由哈里森于1851年发明的。  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醚是一种沸点很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制出了使用醚和冰箱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3,冰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是由哈里森于1851年发明的。  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醚是一种沸点很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制出了使用醚和冰箱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冰箱,又称冰桶,由古时的“冰鉴”发展而来,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它是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时时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   传世有不少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此件为红木制品,仿竹编式样,制作精致。形制为大口小底,外观如斗形,铅叶镶里,底部有泄水小孔,结构类似木桶。冰箱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钱孔,既是抠手,又是冷气散发口。为使冰箱处于一定高度便于取放冰块和食物,配有箱座。

冰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4,第一台电冰箱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23年,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也就是人类的第一台电冰箱。后来,他们把专利权卖给了芝加哥的家荣华公司,该公司于1925年生产出了第一批家用电冰箱。最初的电冰箱其电动压缩机和食物箱是分离的,后者是放在家庭的地窖或贮藏室内,然后,通过管道与电动压缩机连接,才合二为一。应当看到,电冰箱的大发展,其实是从人类开始利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而转折的。第一批家用电冰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1930年,美国工程师米德莱试制成功了氟利昂。在氟利昂发现以前,冷冻机中常用的制冷剂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氨。这两种物质都具有臭味,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会影响人的健康。于是米德莱根据元素的周期律,寻找更适合做制冷剂的化合物。最终,他发现氟的化合物毒性小,又不易燃烧,挥发性比较大,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制冷剂。他选择了一组氟氯化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成功地发现了理想的高效制冷剂——氟利昂。很快它逐渐取代了二氧化硫和氨,一直沿用了50多年。氟利昂的使用,使电冰箱迎来了一个春天,这也导致了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面对新世纪,科学家们研制出了氟利昂的替代品来作为制冷剂,全面采用了无氟环保技术。现在的冰箱,容量大,耗能少,噪音小,外观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多。可以想象,在未来世界中,电冰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

5,制冷机或者说空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公元前1000年左右,波斯人已发明一种古式的空气调节系统,利用装置于屋顶的风杆,以外面的自然风穿过凉水并吹入室内,令室内的人感到凉快。19世纪,英国科学家及发明家麦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压缩及液化某种气体可以将空气冷冻,此现象出现液化氨气蒸发时,当时其意念仍留于理论化。1842年,佛罗里达州医生约翰·哥里(John Gorrie)以压所落成的新大楼设有中央空调。一名新泽西州Hoboken的工程师Alfred Wolff协助设计此崭新的空气调节系统,并把技术由纺织厂迁移至商业大厦,他被认为是令工作环境变得凉快的先驱之一。1902年后期,首个现代化,电力推动的空气调节系统由威利斯·开利(1876年-1950年)发明。其设计与Wolff的设计分别在于并非只控制气温,亦控制空气的湿度以提高纽约布克林一间印刷厂的制作过程质素。此技术提供了低热度及湿度的环境,令纸张面积及油墨的排列更准确。其后,开利的技术开始用于在工作间以提升生产效率,开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应付激增的需求。在逐渐发展下,空气调节开始用于提升在家居及汽车的舒适度。住宅空调系统的销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飞。建于1906年,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建筑工程学上具有特别意义,被称为世界首座设有空气调节的大厦。1906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寻方法增加其南方纺织厂的空气湿度。Cramer把技术命名为空气调节,并在同年将其用于专利申请中,作为水调节(water conditioning)的代替品。水调节当时是一个著名的程序,令纺织品的生产较容易。他把水汽与通风系统结合以“调节”及转变工厂里的空气,控制纺织厂中极重要的空气湿度。威利斯·开利使用此名称,并把它放进其1907年创办的公司名称:“美国加利亚空气调节公司”(今开利公司)。1915年,卡里尔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公司之一。但空调发明后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场,常因天气闷热而有不少人晕倒,而首先安装了三台中央空调,此举大大成功,凉爽的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自此,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美国人开利于190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调机,世界第一台分体式空调是在1961年东芝发明的
1902年7月17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家印刷厂,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空调开始运转
制冷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日本三菱公司就一直在做制冷方面的空调等等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冰箱是谁发明的

牛顿
爱因斯坦
一个皮革商人喜欢钓鱼,他经常去的地方是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有一年冬天,皮革商又来到了这个渔场。因为头天晚上下了雪,那天天气很冷,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了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开始钓鱼。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钓的鱼一放到冰面上很快就冻得硬梆梆的,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鱼过个三五天也不会变味。难道事物结了冰就可以保鲜?他开始了实验。经过多次探索,他发现不仅鱼类在冰冻的条件下可以保鲜,其他食品,比如牛肉、蔬菜都可以这样做。于是他决定制造出一台能让食品速冻的机器。成功的路是很艰难的,在研制速冻机的过程中,皮革商吃尽了苦头,但他从不气馁。经过反复的实验,不断的总结,皮革商终于成功了。他向国家申请了专利,并且以3000万美元的天价把这项技术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
不是我,。。。
冰箱的发明:一个在英格兰工作的美国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个新发现,这一发现导致了冰箱的发明。1834年他发现当某些液体蒸发时,会有一种冷却效应。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来制造一个可证实这个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这个装置在某个晚上真的产生了一些冰。技工们兴奋地拿着冰,跳进一辆马车,飞速驶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帕金斯此时已上了年纪,虽然他没有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发明物,但是哈里森的工作成果为类早期家用冰箱铺垫了道路。
【1】1873年,德国化学家、工程师卡尔.冯.林德 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 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机驱动压缩系, 使氨受到反复的压缩和蒸发,产生制冷作用。 林德首先将他的发明用于威斯巴登市的塞杜马尔酿酒厂, 设计制造了一台工业用冰箱。 后来,他将工业用冰箱加以改进。 使之小型化,于187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 这种蒸汽动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产, 到1891年时,已在德国和美国售出了12000台。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 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 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 干 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电冰箱。 最初的电冰箱其电动压缩机和冷藏箱是分离的, 后者通常是放在家庭的地窑或贮藏室内, 通过管道与电动压缩机连接,后来才合二为一。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不安全, 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蚀性强,或刺激性强等等。 后来开始探寻比较安全的致冷剂, 结果找到了氟里昂。 氟里昂是无毒、无腐蚀、不可燃的氟化合物, 很快它就成为各种制冷设备的制冷剂了, 一直沿用了50多年。 但人们又发现氟里昂对地球大气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更好的制冷剂了。【2】资料来源:百度百科【3】冰箱的发明,从工业冰箱到家用冰箱, 从电动压缩机和冷藏箱是分离 到电动压缩机和冷藏箱合成一体, 经历多年。【4】德国化学家、工程师卡尔.冯·林德 在1873年设计制造了一台工业用冰箱。 于187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

7,有谁帮我介绍一下制冷的发展历史

现代的制冷技术,是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人们很早已懂得冷的利用。我国古代就有人用天然冰冷藏食品和防暑降温。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制冷和造冰窖的方法有详细的记述。 1755年爱丁堡的化学教师库仑利用乙醚蒸发使水结冰。他的学生布拉克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气化现象,提出了潜热的概念,并发明了冰量热器,标志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 在普冷方面,1834年发明家波尔金斯造出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并正式申请了英国第6662号专利。这是后来所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但使用的工质是乙醚,容易燃烧。到1875年卡利和林德用氨作制冷剂,从此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开始占有统治地位。 在此期间,空气绝热膨胀会显著降低空气温度的现象开始用于制冷。1844年,医生高里用封闭循环的空气制冷机为患者建立了一座空调站,空气制冷机使他一举成名。威廉·西门斯在空气制冷机中引入了回热器,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 1859年,卡列发明了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申请了原理专利。 1910年左右,马利斯·莱兰克发明了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 到20世纪,制冷技术有了更大发展。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研制成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米里杰发现氟里昂制冷剂并用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以及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伯宁顿发明回热式除湿器循环以及热泵的出现,均推动了制冷技术的发展。 在低温方面,1877年卡里捷液化了氧气;1895年林德液化了空气,建立了空气分离设备;1898年杜瓦用液态空气预冷氢气,然后用绝热节流使氢气成为液体,温度降至20.4K;1908年卡末林·昂纳斯用液态空气和液态氢预冷氦气,再用绝热节流将氦液化,获得4.2K的低温。杜瓦于1892年发明的杜瓦瓶,用于贮存低温液体,为低温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1934年,卡皮查发明了先用膨胀机将氦气降温,再用绝热节流使其液化的氦液化器;1947年柯林斯采用双膨胀机于氦的预冷。大部分的氦液化器现已采用膨胀机,在制冷技术的开发和实际使用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新的降低温度方法的发明,扩大了低温的范围,并进入了超低温领域。德拜和焦克分别在1926年和1927年提出了用顺磁盐绝热退磁的方法获取低温,应用此方法获得的低温现已达到(1×10-3~5×10-3)K;由库提和西蒙等提出的核子绝热去磁的方法可将温度降至更低,库提用此法于1956年获得了20×10-3K。1951年伦敦提出并于1965年研制出的3He-4He混合液稀释制冷法,可达到4×10-3K;1950年泡墨朗切克提出的方法,利用压缩液态3He的绝热固化,达到1×10-3K。 更近期的制冷技术发展主要缘于世界范围内对食品、舒适和健康方面,以及在空间技术、国防建设和科学实验方面的需要,从而使这门技术在20世纪的后半期得到飞速发展。受微电子、计算机、新型原材料和其它相关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的渗透和促进,制冷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突破性的进展在于: (1)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浪潮给制冷技术以巨大推动。 基础研究方面:计算机仿真制冷循环始于1960年。如今,普冷和低温领域中的各种循环,如:焦-汤节流制冷循环(J-T循环)、斯特林制冷循环、维勒米尔循环(VM循环)、吉福特-麦克马洪循环(G-M循环)、索尔文循环(SV循环)、逆向布雷顿循环、脉管式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热电制冷循环;利用声制冷、光制冷、化学方法制冷的各种循环;以及各种新型的混合型循环,如:热声斯特林发动机驱动小型脉管制冷机的循环均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于循环研究。研究制冷系统的热物理过程、系统及部件的稳态和瞬态特性以及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的性质等等,也离不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制冷产品的设计制造上:计算机现已广泛用于产品的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例如:结构零件设计的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以及用计算机控制精密机械加工。 计算机和微处理器对制冷技术的最大影响在于高级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这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先进的控制方法、可靠的集成块芯片及专门的控制模块、精良的传感器。当前制冷系统采用电脑控制已极为普遍,控制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由简单的机械式控制发展到综合控制,为提高产品性能作出贡献。 (2)新材料在制冷产品上的应用 陶瓷及陶瓷复合物(如熔融石英、稳定氧化锆、硼化钛、氧化硅等)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质:比钢轻、强度和韧性好、耐磨、导热系数小、表面光洁度高。将陶瓷用烧结法渗入溶胶体制成零件或用作零件的表面涂釉,可改善零件的性能。 聚合材料(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和复合材料)用于制冷产品中作为电绝缘材料、减振件 和软管材料;利用聚合材料的热塑性,以新工艺通过热定型的方法制造压缩机中的复杂零件(转子、阀片等)。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带来产品性能、寿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3)机器、设备的发展 为满足各种用冷的需要,新产品不断推出,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压缩机以高效、可靠、低振动、低噪声、结构简单、成本低为追求目标,由往复式向回转式发展。如新型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摆线式压缩机等,都具有优良特性和竞争力。 在压缩机的驱动装置上,将变频器用于空调、热泵及集中式制冷系统的变速驱动,带来了节能效果。 在低温机器和设备方面,前述各种低温循环虽早已提出,但近年来生产开发的产品在温度,制冷量、启动速度、可靠性、能耗、体积等方面均有长足的进步。现在,氦液化器多数为膨胀型,中型的为双膨胀机组成的柯林斯机器,大型的采用透平膨胀机。辐射制冷、固态制冷已经实际应用。利用3He-4He混合稀释制冷原理的低温制冷机已经商品化,可作为磁制冷机的预冷设备。各种气体分离设备,热交换器,低温恒温器也在高效、紧凑、可靠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4)工质 继氟里昂和共沸混合工质之后,由于1970年石油危机,节能意识提到重要地位,在开发新工质上引人注目地研究出一系列非共沸工质,收到了节能的效果和满足一些特定需要。 由于臭氧耗损和温室效应引起了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导致了80年代末开始全球禁止CFCs物质,进而波及到HCFC类物质,这既是一次历史性的冲击,同时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在替代工质开发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即是证明。 当工质处于很低温度时,其量子特性变得十分重要,必须考虑其量子效应,此时循环的性能系数和制冷量不同于经典表达式,而需要通过对量子热力循环的研究得出。 制冷和低温技术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学科和工业领域。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新技术的交叉渗透为它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1824年--揭示吸收式制冷原理 1834年-人造冰的生产开始 1855年-制造出吸收式制冷装置 1890年-小块人造冰面市----机械制冰工业开始了 1910年--家用机械冰箱出现 1913年--制造出第一台手动家用冰箱
文章TAG:制冷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制冷机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